当地时间7月5日,李强总理在里约热内卢会见巴西总统卢拉,就数字经济等合作进行会谈,双方还共同见证签署了财政金融、人工智能等合作文件。
人工智能是本次金砖国家峰会的最热话题之一。我们在会场内外遇到的专家学者、政界企业界人士,都不约而同地在谈人工智能。在7月5日上午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卢拉总统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已经超越了技术层面,深刻影响着多边治理格局。他强调,AI不应成为加剧不平等的新工具,而应成为促进包容性发展、推动全球南方自主创新的新引擎。卢拉呼吁金砖国家在AI规则制定、技术共享与伦理框架等方面加强合作。
当地时间7月5日上午,巴西总统卢拉与马拉西亚总理安瓦尔共同出席金砖峰会工商论坛并发表主旨讲话(摄影:作者)
人工智能已经像空气和水一样,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但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衣食住行玩以及医疗、教育、养老等各领域,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创造很多体验;忧的是,它带来隐私被侵犯、信息不安全、世界更失衡等重大挑战。近期发生的黎巴嫩寻呼机袭击事件、伊朗多名重要官员被暗杀事件、美国以色列轰炸伊朗核设施事件为例,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赋予了强权者更强的施暴能力,使新技术应用走向了反面。
因此,近年来各主要大国都十分重视人工智能治理,同时也展开了激烈竞争。美国限制高制程芯片出口,打压其它国家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也说明这一领域需要公平且包容的全球化的治理。
中国和巴西十分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今年5月13日卢拉总统访华时,双方签署并发布了《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31条内容中有6条涉及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
这次峰会把人工智能作为重要议题,而其它5个议题也都与人工智能相关:全球卫生合作、贸易投资和金融、气候变化都离不开人工智能;而多边和平与安全架构、制度建设这两个议题,既需要人工智能赋能,也要应对人工智能对治理带来的挑战。
北京对话7月3日在金砖峰会框架下主办的“里约-北京对话”,邀请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赵海、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路易莎・洛巴托、南非金山大学治理学院讲师特莱拉・恩格塞塔尼 - 维卡等,就人工智能与主权、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大家都提到趋利避害问题,一要释放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方面的潜力,二要构建包容和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
既然人工智能像水和空气一样与我们时时相伴,就有必要构建一个全球化的安全治理机制。2023年10月,中方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提出在人工智能领域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2024年6月1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在联合国框架内加强人工智能规则治理”。这些重要理念和原则,是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遵循。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大国,亟需在这一领域加强协调合作,避免治理失败伤及人类整体。
此次会议期间,各国政要和专家、企业界人士提出了一系列好的建议,归纳起来有三条,一是构建跨国技术共享网络,减少壁垒;二是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公平;三是增强“AI+产业”对接开发能力,推动融合创新。希望金砖智慧能为“更好的人工智能治理”提供助力。